提升优质服务 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

发布日期:2021-11-27 09:06
信息来源:靖江市滨江新区办事处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滨江新区办事处立足实际,围绕新城品质提升,结合巡察反馈意见,细化任务,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增强服务意识,打造城市经济,不断推进新城宜居宜商宜业。

一、优化营商环境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推动,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定期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专题学习研究,主动寻找自身工作和营商环境的结合点,取长补短,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营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宣传者,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建立党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严格落实“123”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坚持每月必访;强化部门协同,增强合力,对企业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联办会办,杜绝“单兵作战”,提升服务的效能;完善闭环机制,问题收集、限时办结、信息反馈、台账管理各环节,高效运转,不推诿扯皮,做到有始有终。

2.压实工作责任,加强优质服务意识。高质量运行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心,实现“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全覆盖。对各类影响营商的违法违规活动进行打击处理,确保真正优质服务企业。充分发挥网格员和驻厂员作用,做好营商政策宣传、问题反馈、帮办代办、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协助招商引资、维护营商环境等工作,切实落实惠企暖企政策,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力促帮扶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坚持“企业有事,属地、部门报道”机制,主动积极与市级部门联络会商,报告企业面临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争取支持,推动解决。高质量推进“退二进三”。全面摸清辖区工业企业发展质态,向相关园区大力推介优质企业;贯彻落实“留商也是招商”的理念,引导企业就地转型发展三产服务业。对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邀请相关市级部门上门集中会商,一企一策,助力企业发展。帮助破解企业“退二进三”中的难点、堵点,做好上下沟通工作,做好记录,定期销号。进一步贯彻落实《滨江新区办事处践行亲清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真正做到“清”“亲”并存。既坚守纪律“红线”,更又真正的为企业服务。

3.立足城市功能,致力助推项目建设。深入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公共服务区、文旅休闲区、未来港发展区、商业商务区、科创产业区、生态居住区”的定位,大力宣传沿江生态环境特色景观,依托晨阳里、休闲水街等特色品牌,吸引商户、企业入驻。充分放大“品味滨江”微信公众号受众面广的优势,及时推送解读相关惠民惠企政策,并同步推送至企业微信群,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来到滨江、了解滨江、扎根滨江。积极跟踪项目推进。紧密围绕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处理相关矛盾,有力推进工农路沿线部分企业的搬迁,退让优势土地资源。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严格控制新增土地流转,释放更多土地资源来配套服务优质高效项目。

二、取得的成效

盘活优质土地资源。紧扣新城项目建设序时,完成7户拆迁扫尾;推进工农路和东天生港沿线5家企业关停、搬迁,整理优势土地资源,为三产服务业入驻提供优越条件。

致力服务项目招引。围绕印象城、晨阳里商业街、滨江休闲水街等商业核心区的建设和招商,引入精品零售、特色餐饮、生活超市及服务配套,重点招引了美居酒店、海底捞、CGV影城、苏果超市等首入品牌,签约率90%以上。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办事处批零住餐新增线上企业10家,预计今年新增10家。今年1-9月份,新登记法人企业268家,同比增长67.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54463万元,同比增长77.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营业额9881万元,同比增长110%;文化产业增加值1941万元,同比增长116%,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2401万元,同比增长62.3%。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48542万元,同比增长20%。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下一步,滨江新区办事处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立足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全科社工+店小二”服务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倾力打造滨江最美城市、高端商业服务区、现代生活样板区。一是围绕工业企业三年退出计划,收储一批、搬迁一批,积极为优质态、有活力的企业对接相关园区入驻,腾退土地招引现代服务业。二是立足金融商务、文化文创、中央商业的核心定位,着力引进品牌响、实力强的企业进驻,不断丰富新城商业内涵,为市民消费购物提供最佳体验。三是致力打造“服务+”平台,结合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与贵州茅台镇缔结友好关系,互推互荐本地文旅美食特色。利用知名媒体和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滨江红色、生态旅游景点,塑造新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