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科学规划村庄编制,绘就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有了村庄规划做依据,接下来我们村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开展各种乡村建设活动都有了抓手。”靖江市孤山镇山东村党总支书记刘彬得知村庄规划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备案后,高兴地说道。
山东村地处孤山镇中部,位于孤山以东,河村交融,环境优美,水乡肌理保存完好,埭圩人家的自然村落形式极具代表性;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泥狗子”等特色人文资源。
如何帮助村庄将优势做大做强,走出符合山东村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靖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系统谋划、持续部署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指导镇村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精准服务支持乡村振兴、高质量推动乡村建设。
立足资源禀赋,深入剖析村庄需求
规划编制单位扎根乡村,开展详细调查,分析各类村庄的现状基础、资源禀赋和潜力空间的基础上,突出规划编制重点解决的问题。山东村农业基础较好,一产类型丰富,以水稻、小麦、油菜种植为主,有少量蟹鱼养殖;泥哨文化别具特色,用孤山东山风化的岩粉烧制成小狗、小鸡等动物造型的“泥狗子”(又称“孤山泥塑”“叫鸡”“泥哨”),是明清时期就兴起而流传至今的民间工艺品。而短板在于产业规模小,种养殖缺少统一筹划,泥哨文旅产业链不健全。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村民普遍对养老等公服设施、村庄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需求。
保障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发展蓝图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聚焦山东村“有产业没品牌、有特色没效应、有想法没路径、有项目没用地”等问题,围绕“宜居文化园·富美山东村”的发展定位,村庄规划明确了发展思路,以高效有机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体验为活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创新乡村消费,乡村创新发展。
通过筛选优质农产品品种,引进农科院“蟠桃培育基地”、靖江“沈之恋”“玉爪蟹”水产养殖基地、桑木桥羊肉、“孤山脚下”大米等品牌,打造孤山脚下的山东村品牌。整合村内资源,规划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采用村企共建模式,实现村庄产业深度融合。以孤山“泥狗子”作为特色,通过研学互动、“互联网+”以及各种公众渠道,打响泥狗子知名度,通过规划泥狗子工坊项目,实现生产、销售、展示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目标。
靖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力支持村庄发展需求,结合规划的公共配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农民集中居住点布局等用地需求,在坚持盘活存量用地的基础上,安排相应的村庄规划专项流量指标,作为本轮村庄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布局依据,为村庄未来5-10年振兴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村庄设计,合理引导乡村建设
靖江市共启动城镇开发边界外156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村庄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规划需求各异。为满足不同类型村庄差异化发展需求,靖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强对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分类指导,明确加强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村以及美丽乡村创建、农房项目建设等需求复杂的行政村村庄设计。山东村村庄规划在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基础上,梳理道路,完善设施,打造景观,优化人居环境。规划新增一处居民安置点,北侧为村委会和村民大舞台,景观丰富,交通便利。注重村庄建设形态与地形地貌的契合,注重农业大地景观的塑造,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和肌理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注重保护好乡土文化和乡村风貌,保持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注重村庄特色塑造,在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促进乡村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