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深国际智慧物流中心正式开港运营
12月27日清晨5:18,“鼎鑫109”海轮靠泊深国际智慧物流港区码头开展全过驳作业,标志着深国际智慧物流港区正式开港运营。
深国际智慧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3亿元,是江苏省重大项目、省服务业重点项目,获列全国重点外资专班项目名录。自2022年3月9日启动建设以来,目前一阶段工程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成功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港区使用长江岸线693米,建有10万吨级码头泊位2个,泊位长度693米,可全天候满足5万吨级海轮靠泊和10万吨级海轮减载或乘潮靠泊,设计年通过能力1360万吨。
晨曦中,这艘来自秦皇岛的“鼎鑫109”海轮完成靠港、靠泊、系缆、查检等步骤,顺利进入驳载作业。海轮长约209米,载货量达6.3万吨,在港区装卸设备的作用下,实现全自动过驳货物,并经由传送带将货物驳载至9艘江轮,江轮满载后,沿着长江溯流而上,将货物送达上游电厂,为今冬的“迎峰度冬”提供能源保供。
深国际智慧物流中心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集“绿色、智慧、高效、安全”于一体的现代化港口码头。在工程技术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成功应用装配式预制下横梁技术,解决传统高桩码头在长江汛期水位高涨难以实施现浇下横梁作业的瓶颈问题,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工程质量,在沿江内河港口工程中属首创。该项目还开创长江岸线港口物流企业先河,建设全封闭干煤棚封闭式料仓,配有封闭式皮带廊道运输系统以及装卸船机、转运站密闭罩、防尘帘等“二次防护”装置,实现物料从卸货、输送、储存、装货的水平输送全流程、全封闭式管理。在封闭式料仓屋顶,配套了目前全省港口码头总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光伏电站,预计3个料仓可覆盖8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高达1300万千瓦时,规模及发电量均处于全省港口领先水平。
接下来,深国际智慧物流中心还将陆续迎接后续海轮靠泊,持续发挥港区智能、高效、绿色的特点,充分激发港口潜力,建设服务长江中上游的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智慧物流港,打造国际领先的集环保、智慧、节能、绿色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物流枢纽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