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镇山东村厚植特色产业,擦亮“山东”名片
近年来,孤山镇山东村加大现代农业项目的引进力度,桃子、翠冠梨、玉爪蟹等多项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位于山东村的蟠桃世家家庭农场内种植桃树50余亩,这里还是江苏省农科院蟠桃培育基地,有蟠桃、油桃、黄桃等多个优质品种,品相美、口感好。每到成熟季节,大量本地市民慕名前来桃园采摘,享受动手乐趣,感受田园风光。桃园的稳步发展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每到采摘、除草、修剪的时候,都需要不少村民前来帮忙,这些村民原先大都赋闲在家,个个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桃园的发展给了他们创收的机会。
山东村党总支书记刘彬介绍,以前山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并不高,制约了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2015年左右,村里开始整村流转土地,除了常规的农作物,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水产。“每年,村里还会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前来,指导种养殖户专业知识,宣传最新的优惠政策等,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种养殖户扩大规模,转变经营观念,提高经济效益。”刘彬说。
同样尝到创业甜头的,还有沈之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沈炼。2012年,从部队退伍回靖的沈炼开始从事水产生意,他在山东村成立公司,打造养殖基地,经营海鲈鱼、刀鱼、鲥鱼、河豚等中高档海产品。当时,沈炼售卖的鲥鱼都是从外地空运而来,成本高、售价高,却依然受到很多食客青睐。看到市场前景客观,沈炼决定进行鲥鱼人工养殖,经过探索实践获得成功。后来,沈炼又逐步打造成“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并注册“沈鲜生”品牌,鱼翅、白力鱼、拉菲黄鱼等鱼类深加工产品走俏市场。
拓宽传统销路之外,山东村积极为农产品、水产品搭建电商平台,搭上互联网快车。去年,山东村与靖江市凯宏空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村企合作协议,企业出资协助村里建设1400平方米左右的电商中心,项目即将进入施工阶段。刘彬介绍,山东村注册了“孤山脚下”商标,发展品牌农业,让农业和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振兴乡村经济的同时,山东村奋力打造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借助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山东村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为了缓解百姓出行难,山东村对村内破损道路进行修缮,新建了两座桥梁。村组道路两侧绿化、河坡增绿补绿、新建小游园等一系列举措让村民们纷纷点赞。“这些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道更清了,道路更宽了,老百姓心里也舒坦。”村民孙秀芳说。
一直以来,山东村对于乡风文明、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格外重视。靖江“泥狗子”起源于孤山镇山东村,这里的许多村民都是制作“泥狗子”的一把好手。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文化,孤山镇成立靖江泥哨文化研究会,由刘彬担任会长。数年来,刘彬与“靖江泥哨”非遗传承人钱伯平一起,不遗余力地推动泥哨文化发展。他们常常到外地考察,探索打造泥哨文创产品;走进社区、学校,宣传泥哨文化。如今,这项文化事业又迎来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到传承队伍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响“靖江泥哨”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