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
5月15日上午,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市政协主席范敏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毛雨华、庞余亮、王绍斌、李建新,秘书长仇颖出席会议。副市长赵建国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专题调研了我市“1860”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孤山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马桥镇侯河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站、马桥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地,听取了市供销合作总社相关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探索建设了以1个市级中心为龙头、8个镇级分中心为依托和60个左右村级服务站为终端的“1860”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已在全市完成1个市级中心、8个镇级中心和41个村级站建设,预计到今年底,“1860”体系全面建成,初步建立起适应“三农”工作需要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与会人员就我市“1860”体系在服务“三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肯定。建议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运营机制,再造服务优势,推动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方式“精细化”,真正使基层供销社成为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在乡村振兴中担负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赵建国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完善“1860”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效能,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范敏建议,要继续在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上下功夫,切实用足各项涉农优惠扶持政策,帮助培育更多具备提供高端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主体,并通过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规范监督管理,形成权责明确、服务高效、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要持续在提升农业专业化服务能力上想办法,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率,提供专业化的专项服务和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及供与销的融合,服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生态;要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农业服务人才队伍,研究相关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培养形成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稳定从事种养业的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返乡创业者,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