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区域环境整治生态修复专项行动启动
近日,我市决定开展沿江区域环境整治生态修复专项行动。这是靖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落实省委书记娄勤俭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专题调研精神的重要举措。
专项行动致力于按照精致靖江管理和新城“2020”发展目标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治理违法建设,清理低效用地,建设生态廊道,展现大江美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打造长江未来港,从形态、质态和生态上彰显靖江城市的特有符号和特色内涵,共建长江以北最美滨江县城。
这次专项行动实施的区域范围是西起八圩港,东至罗家港,北起沿江高等级公路,南至长江堤外滩涂。主要包括环境整治、拆迁扫尾、生态修复、文化塑造等四个方面,并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时间要求。
环境整治方面,将治理违法建设、违规占用水域、违法用地与滩涂占用、环境卫生、建设工地、违规排污,达到“无各类垃圾、无违法建设、无违法侵占水域、无违章停泊船只、无非法违规排污、无违规经营摊点”的目标。
拆迁扫尾方面,推进滨江新城区范围尤其是城市阳台区域拆迁扫尾,清理鱼塘、废弃厂房、堆场、混凝土搅拌站等,确保加快完成拆迁工作,为新城未来留出空间。
生态修复方面,开展沿线生态修复,对大堤外侧滩涂进行生态修复时,以芦苇种植为主,形成成片、成面的整体沿江生态自然风光;其中,突出对长江大桥至天生港口老江堤与新江堤之间区域地形整理,以草坪和成片花海种植为主,局部点缀大型乔木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提升江堤绿化,修复翻新大堤堤顶路面面层,对局部堤顶宽度小于8米部分进行拓宽,整理大堤内侧堤坝护坡,确保沿线护坡整体顺畅平缓过渡、整体一致。启动建设城市阳台,深化城市阳台区域设计,加快确定建设方案,开展施工图设计,启动土方开挖、绿化种植、地形塑造、景观打造等工作,适时开展城市阳台区域道路、管线综合设计。保护修缮历史遗存,对长江玫瑰园南侧两处历史遗存炮台进行扩大,并结合景观打造,宣扬展示靖江历史;对95部队码头局部进行架空处理,并敷设钢化玻璃,形成人在江上走的自然体验。谋划推进八圩、九圩汽渡区域整治提升,做好老旧危房解危工作与该区域生态修复工作。
文化塑造方面,围绕“江花红胜火,靖江绿如蓝”,定位长江大保护主题,梳理靖江人文历史、长江重大事件、沿江生态肌理、跨江融合发展等文案,提炼地域文化特质。在策划沿江生态文明主题上,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理念,从“理水、兴文、营城、聚人”四个方面,理清水系脉络,突出“不开发”主题;依托滨江公园工程打造,诠释“人、水、自然”共存共融、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展现沿江生命活力上,传承“聚沙成洲、奋发超越”的靖江精神,实现靖江精神再升华,涵养“人心齐、士弘毅、敢争先”的靖江品格,体现宽广坚韧的人格魅力,体现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锐气。在梳理靖江人文特质上,注重传承和保护“靖江记忆”,突出长江、美食、讲经、名人等关键元素,系统推进建设、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讲好“渡江第一帆”等靖江故事,建好文化载体,打造“水涵吴越风韵、土连江淮根系”的地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