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模式

发布日期:2017-09-08 08:53
信息来源:市政府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养。

    (一) “1+2”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新招聘的教师全部分配在乡村学校,先在集团(联盟)内优质规模学校见习1年(每周跟岗1天);见习期满后,由规模学校继续跟踪培养2年。所在学校和见习学校分别为新教师聘请指导老师,长期协作,共同培养。

    (二)“互联网+”培训模式。开展3200多名乡村教师“泰州师说”全员网络培训,通过菜单式学习,实现所有乡村教师“一年一训”。运用靖江市城乡学校网络结对平台,进行网络授课和网络教研,提高乡村教师教研能力。

    (三)“名师工作室”培优模式。我市成立名师工作室面向乡村教师实施“三个百”工程,即每年结对带徒100名,送课下乡100课,送培到校100次。两年来,培优乡村教师荣获泰州市学科带头人称号2名,靖江市学科带头人6人;泰州市教学能手13名,靖江市教学能手18名;泰州市教坛新秀7名,靖江市教坛新秀23名。

    (四)“站点式”培育模式。2016年以来,我市建立语文、英语、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各1个,共吸纳乡村骨干教师90人。围绕课堂教学和教科研等主题,采用集中研修与岗位研修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后、集中与分散等“混合式”的研修方式组织研修,提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效率。

    (五)“三位一体”定向委培模式。我市建立起由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协同开展培养工作。近两年与58名师范生签订协议,市教育局每年对其在校就读期间进行跟踪考察,安排专人了解学习情况,确保培养质量,严把入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