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知识产权局推出“服务创业富民套餐”
扶持众创空间、打造“星创天地”、推出“科技贷”服务、整合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全市“创业富民”号角吹响以来,我市科技部门顺时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积极争当创新创业的引领者、推动者、服务者。
“科技部门将集聚创新资源,充分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打造‘科技管家’服务品牌,推出系列服务创业富民套餐,引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助推中小企业持续创业。”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局长孙晓军告诉记者。
建设“科技管家”服务创新创业
创业道路上,创业者一般都会面临“缺好项目、缺技术、缺人才”等困境。科技部门将创新建设“科技管家”服务体系,组织和发动全市各级科技系统管理者,充分利用科技镇长团、高校院所科技和人才资源,成立“科技管家”队伍,服务创业者,服务创新型企业。
眼下,科技部门正通过实地走访、摸底调研等活动,广泛征集创业者、科技型企业在新品研发、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人才技术需求。
孙晓军介绍,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将从各类创业主体中筛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高成长、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中小企业100家,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建设“科技管家”服务体系,科技部门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发布科技项目、组织企业院校行、开展技术巡诊等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
下一步,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将依托“科技管家”服务队成员,明确每人定向扶植5家企业,通过1~2年的培育,实现企业创新转型新提升。
加快孵化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
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华信科技创业园,科技部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入园孵化培育,目前已有73家企业孵化毕业。
今后,科技部门将加快孵化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继续完善科创园配套服务功能,加快科技型项目在岸孵化。对新科技类创新创业型项目,科创园免费协助企业全程办理项目审批、立项、工商登记、银行开户等开业报批手续;优惠提供研发、办公、小试、中试、生产用孵化场地。科创园还将着力为企业搭建政企沟通、银企合作、信息交流、企业互动、人才培养等平台,建立创业导师团,辅导企业成长壮大。
科技部门将深入挖掘离岸孵化靖江特色,出台一批配套政策,合力推进离岸孵化工作,建设一批孵化基地,借力市外科技创新优势,异地孵化、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力争2017年新增在孵科技型项目160个以上。
以创新券杠杆撬动创新创业
近两年来,我市申请创新券的企业及平台已达400余家,发放创新券总额为9000余万元,兑现创新券约为3000余万元。
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王海庆介绍,科技部门将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券的杠杆效应,鼓励更多创业主体加入到创新大军中。下一步,科技、财政部门将联合加大宣传力度,把科技创新券的优惠政策宣传、讲解、辅导、普及到基层角落,发挥科技创新券的低门槛和普惠性效应,向广大中小企业发放面额为5万元、10万元的创新券(1家企业最高支持额度可达150万元),让各类企业都能享受到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支持。通过这一举措,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大胆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共建、创新,激发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研发机构的合作热情。
培育“众创空间”引领创新方向
众创空间是推进创新创业的平台。今年,科技部门将联合市人社局,促进众创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确保2017年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增入驻企业数105家。
孙晓军介绍,科技部门将探索建立符合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备案统计、培训服务、认定补助、考核奖惩“四位一体”的工作管理机制,健全众创空间工作管理体系。突出创新环节,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孵化体系,通过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围绕创新创业核心目标,推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创客提供低成本、网络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公共服务。
市科技知识产权局计划将“众创空间”引向农业农村,打造“星创天地”。孙晓军介绍,今年,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0家左右市级“星创天地”,力争打造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并将此纳入2017年科技创新工作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