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适合的教育” 讨论会在靖召开
6月19日,江苏省“适合的教育”讨论会在靖召开。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出席活动并讲话。泰州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奚爱国,靖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叶冬华参加活动。
会前,葛道凯一行先后参观了我市城中小学、滨江学校。在城中小学,葛道凯重点走访了解了学校书法、美术、音乐、棋类等多个学生社团的开设情况,现场感受了学校以“翰墨润心”为主线的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在滨江学校,葛道凯主要调研了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深入灭火机器人、趣味电子百拼、巧妙机关创意、操作遥控赛车、组装车模等社团课堂,了解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所做的探索和成果。
近年来,我市每五年研究制定新一轮教育布局规划,不断优化城乡学校布局,通过统筹规划、产教融合、多方参与,建立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布局,同时,教育部门因校制宜,优化办学机制、师资配置、督导评估等,营造适合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各学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和教学改革,办好适合学生成才的学校。
研讨会上,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发布了《江苏学生家长教育需求调研报告》。来自泰州市教育局、淮安市教育局、靖江市教育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等教育系统的领导、专家先后发言,探讨如何理解“适合的教育”,以及如何发展“适合的教育”。
葛道凯充分肯定了我市近年来教育事业的新实践新进展,认为我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理念,勇于实践,在学校建设、教学组织、社团活动和办学成果方面成效明显,在发展“适合的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葛道凯指出,“适合的教育”并不是新的理念和思想,而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另一个角度的体现,是因材施教的另外一种表述,也是破解素质教育难题的一个切入点,是解决教育面临问题的共识度比较高的技术路线和思路。“适合”两个字,从个体角度来说是要适合学生,从教育的对象来说是要适合社会,从地域来说要适合区域、适合国家,这意味着我们要把教育放在现代化进程中去办,跟国家的战略发展相匹配;从时间来说,“适合的教育”就是当下的或者即将到来的当下的教育。
葛道凯强调,“适合的教育”关键是实践,发现是否“适合”、做到“适合”都要靠实践;既要通过实践发现不同,又要通过实践解决不同。要真正让孩子成长,就必须要让孩子去尝试、去感受、去体会,实践就是让孩子发现自己所长、所喜的唯一渠道,同时也要辅之以教师的引导。真正的“适合”,是学生的能力、水平、素质和社会角色的适合。要实现这个“适合”,要靠尝试来实现。归根结底,适合的教育就是把为人民服务细化成贴心服务的教育活动,把满足选择作为教育改革的坚定方向,把学生的选择、社会的选择作为第一因素,把教育与社会劳动、生产实践相结合作为重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同、在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上得到最好的发展。